近代成语

著书立说

zhù shū lì shuō

立:创立、提出;说:主张,学说。从事写作,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五回:“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,鼓吹休明。”

转弯磨角

zhuǎn wān mó jiǎo

指沿着曲折的道路走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二回:“锦云笑道:小春姐姐把‘爽爽快快’读做‘霜霜快快’,把‘转弯磨角’读做‘转弯磨禄’,满口都是古音,他还说人讲究古音。”

钟鸣鼎列

zhōng míng dǐng liè

指官高位重。同“钟鸣鼎重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寅《题铜官秋色图》:“都尉起家勋戚,钟鸣鼎列,极福终其身。”

中外合璧

zhōng wài hé bì

中西合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一回:“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,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,中又不中,外又不外,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。”

庄严宝相

zhuāng yán bǎo xiàng

佛教称庄严的佛像。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(含贬义)。

成语出处
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既然现出了庄严宝相,自然分外绸缪。从此月下花前,时相往来。”

之死靡二

zhī sǐ mí èr

至死不变。形容忠贞不二。同“之死靡它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忠义传一》:“若敌王所忾,勇往无前,或衔命出疆,或授职守土,或寓官闲居,感激赴义,虽所处不同,论其捐躯徇节,之死靡二,则皆为忠义之上者也。”

一泻万里

yī xiè wàn lǐ

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,流得又快又远。同“一泻千里”。

成语出处

李大钊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》:“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,时而显现,时而潜伏,时而迂回旋绕,蓄势不前,时而急转直下,一泻万里。”

转嗔为喜

zhuǎn chēn wéi xǐ

由生气转为喜欢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9回:“徐大军机一看,数目却比别的门生不同,因此方转嗔为喜,解释前嫌。”

正道坦途

zhèng dào tǎn tú

坦:平而宽广。直而平坦的大道。比喻方向正确,前途光明的道路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6回:“总之,再不走荆棘,这边就是茂林修竹;再不踏确荦,这边便是正道坦途。”

虞褚欧颜

yú chǔ ōu yán

虞世南、褚遂良、欧阳询、颜真卿,古代四位书法家。泛指楷书的各种流派

成语出处

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39回:“北海的字,与虞褚欧颜同出羲、献之门,惟各各变化,独立一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