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成语

成事不足,坏事有余

chéng shì bù zú,huài shì yǒu yú

成:成就;足:足够。指事情不但办不好,反而把事情弄坏。用于指责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5回:“部里书办们,成事不足,坏事有余;胜之不武,不胜为笑。”

出言吐词

chū yán tǔ cí

犹言谈吐。指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词采》:“无论生为衣冠仕宦,旦为小姐夫人,出言吐词,当有隽雅雍容之度。”

吹垢索瘢

chuī gòu suǒ bān

犹言吹毛求疵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叶适琯《吹网录·亭林年谱有沿误处》:“石州此谱为二百年来仅有之作,余非敢咱们垢索瘢,正以其大体既醇,更愿为去微瑕以归粹美耳。”

聪明绝世

cōng míng jué shì

聪明到了极点,无人能与之相比。

成语出处

《画学·画中人》:“为人孤峭,寡言语,不轻与人交接,而聪明绝世,至于词曲及笙笛箫管之属,咸能通习。”

捶胸顿脚

chuí xiōng dùn jiǎo

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。

成语出处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[何玉凤]拍着那棺材,捶胸顿脚,放声大哭。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,石人落泪。”

词不达意

cí bù dá yì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词:言词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
成语出处

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宋·惠洪《高安城隍庙记》:“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,辞不达意,余尝叹息之。”

出乎意料

chū hū yì liào

指出人意料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发刊词》:“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,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。”

出乎意外

chū hū yì wài

成语正音

乎,不能读作“hù”。

用于意想、预料之外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自己倒出乎意外,一时抓不着话岔儿。”

词钝意虚

cí dùn yì xū

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1回:“林之孝家的听他词钝意虚,又因近日玉钏儿说那边正房内失落了东西,几个丫头对赖,没主儿,心下便起了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