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成语

据高临下

jù gāo lín xià

凭借高处俯控低处,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边防一》:“盖有土垒,则据高临下,敌必不克骤攻。”

举止大方

jǔ zhǐ dà fāng

举动不俗气,不做作。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,堂堂正正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一回:“若是正经的女子,见了人一样,不见人也是一样,举止大方,不轻言笑的,那怕他在街上走路,又碍甚么呢?”

举止不凡

jǔ zhǐ bù fán

举动不平凡。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,与众不同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壮者《扫迷帚》第五回:“昨见二君举止不凡,询及栈主,始知兄即吴江卞某,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,敢问此位名姓?”

举直错枉

jǔ zhí cuò wǎng

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隶释·汉巴郡太守樊敏碑》:“举直错枉,谭思旧制。”

驹光过隙

jū guāng guò xì

指光阴易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21回:“先生,何必自苦!人生如驹光过隙,总要及时行乐,方是达人。”

句比字栉

jù bǐ zì zhì

逐字逐句仔细推敲。同“句栉字比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谦益《宋子建序》:“宋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,句比字栉,继声属和,名之曰《遥和集》。”

句斟字酌

jù zhēn zì zhuó

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,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一:“宋儒积一生精力,字斟句酌,亦断非汉儒所及。”

矩步方行

jǔ bù fāng xíng

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。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二回:“这样先生,渐不能矩步方行,不过东家西席,聊存名目而已。”

聚讼纷纭

jù sòng fēn yún

成语正音

讼,不能读作“sōnɡ”。

聚讼:众中争辩;纷纭:多而杂乱。许多人在一起对某一问题议论纷纷,不能决定哪种意见是正确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曹褒传》:“谚曰:‘作舍道边,三年不成。’会礼之家,名为聚讼,互生疑异,笔不得下。”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讲圣哲之通论兮,心福忆而纷纭。”

举止娴雅

jǔ zhǐ xián yǎ

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一回:“更是性格敏慧,举止娴雅,浅笑微颦,丰华入目;承颜顺意,婉娈快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