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成语

浮词曲说

fú cí qū shuō

浮:空虚不实;曲说:指言语偏激。虚浮不实的词句,偏颇不正的言论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张煌言传》:“凭陵风涛,纵横锋镝,今逾一纪矣,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!”

归根结蒂

guī gēn jié dì

成语正音

结,不能读作“jiē”。

归结到根本上。

成语出处

清 张南庄《何典》:“引得酒鬼相打,搅出人性命来。归根结柢,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。”

不可胜举

bù kě shèng jù

指无法一一枚举,极言其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方孝孺《答俞景文》:“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。而其大较皆豪杰之士,道德充溢于中,事功见于当时。”

不禁不由

bù jīn bù yóu

指不由自主。

成语出处

《儿妇英雄传》第十六回:“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,不必等人盘问。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来。”

附膻逐臭

fù shān zhú chòu

膻:羊臊气。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

成语出处

清·洪楝园《警黄钟·宫叹》:“可怜你,附膻逐臭,也自比,附凤攀龙。”

不记前仇

bù jì qián chóu

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,任人唯贤。 >> 不记前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今不记前仇,不避祸患,又来苦口相劝。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5回

伏首帖耳

fú shǒu tiē ěr

伏:俯伏;帖:帖伏,顺从。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伏首贴耳而泣。”何垠注:“伏首帖耳,狗畏人貌。”

不分胜负

bù fēn shèng fù

分不出谁胜谁负。形容竞赛双方水平、技术相当。 >> 不分胜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孙悟空金箍棒,变作万万千千。半空中似雨点流星,不分胜负。”

父紫儿朱

fù zǐ ér zhū

紫: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;朱: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。指父子均为高官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续黄粱》:“一言之合,荣膺圣眷,父紫儿朱,恩宠为极。”

不加思索

bù jiā sī suǒ

形容做事答话敏捷、熟练,用不着考虑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榦《黄勉斋文集》卷四:“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间,此意便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