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成语

敷衍塞责

fū yǎn sè zé

成语正音

塞,不能读作“sāi”或“sài”。

塞责:搪塞责任。指工作不认真负责,表面应付了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 张集磬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:“而严令愿为恪遵,委勘几及年余,始克竣事,半属敷衍塞责。”

敷衍了事

fū yǎn liǎo shì

成语正音

了,不能读作“le”。

敷衍:做事不认真;了:完。指办事马马虎虎,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也有先作揖,后磕头的,也有磕起头来,再作一个揖的。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,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。”

扶危定乱

fú wēi dìng luàn

扶助危难,平定祸乱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3回:“能识人,能爱人才,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,为朝廷扶危定乱。”

独竖一帜

dú shù yī zhì

单独树起一面旗帜。比喻独特新奇,自成一家。同“独树一帜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:“所以能独竖一帜者,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
骨软筋酥

gǔ ruǎn jīn sū

形容全身乏力,肢体瘫软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1回:“这些家人听了这话,越发吓得骨软筋酥,连跑也跑不动了。”

不拘一格

bù jū yī gé

成语正音

一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
拘:限制;格:规格,方式。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。 >> 不拘一格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

骨鲠在喉

gǔ gěng zài hóu

成语正音

鲠,不能读作“ɡēnɡ”。

鲠:鱼刺。鱼骨头卡在喉咙里。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,非常难受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鲠,食骨留咽中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韦曰:‘骨所以鲠,刺人也。’忠言逆耳,如食骨在喉,故云骨鲠之臣。《汉书》以下皆作骨鲠,字从鱼,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