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成语

感深肺腑

gǎn shēn fèi fǔ

犹言感人肺腑。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。

成语出处
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八回:“过道台听了,心上甚是钦佩;又想起刚才相待的情形,竟是感深肺腑,一心一意想要竭力报效。”

得寸思尺

dé cùn sī chǐ

得:取得,获得。得了一寸,还想再进一尺。比喻贪得无厌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食货志》:“小民惟利是图,往往得寸思尺。”

得售其奸

dé shòu qí jiān

售:推销,推行。得以推行他的奸计

成语出处

章炳麟《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》:“主权所在,名器不可假人,勿令矫伪者得售其奸也。”

得意自鸣

dé yì zì míng

鸣:表达。自以为了不起,表示很得意

成语出处

清·陈琅《玉狮堂传奇·回流记·罢宴》:“笑他井底响繁蛙,得意自鸣,甘居人下。”

感慨激昂

gǎn kǎi jī áng

情绪激动,精神昂扬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邵长蘅《侯方域魏禧传》:“[魏禧]其为文主识议,凌厉雄健,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貎似大家者,遇忠孝节烈事,则益感慨激昂,摹画淋漓。”

背约负盟

bèi yuē fù méng

盟:盟誓。违背原来的约定和誓言。指人背信弃义

成语出处

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五回:“不料后来背约负盟,移花接木,治晚生心实不甘,故今日行权娶来,求太公祖与老父母做主。”

方外人

fāng wài rén

方外:世外。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。后指僧道等出家人

成语出处
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9回:“你究竟是方外人。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?”

干名犯义

gàn míng fàn yì

干犯名教和道义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调美》:“谁想不前不后,刚刚是太老爷的同年。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侄。这样干名犯义的事,如何做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