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成语

半死半活

bàn sǐ bàn huó

半死:接近死亡。不死不活,形容被折磨得很惨或死气沉沉,没有生气

成语出处

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:“听说停刊的头一日,即是昨日,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半活的人,都收监了。”

担簦蹑屩

dān dēng niè juē

担簦:背着伞;屩:草鞋。背着伞,穿着草鞋。形容艰苦地长途跋涉

成语出处

清·汪琬《林立轩寿序》:“担簦蹑屩,言旋故里。”

法外施恩

fǎ wài shī ēn

施:施行,给予。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。指宽大处理,免施刑罚

成语出处

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鳌拜》: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,给予一等男爵,世袭罔替,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,旧勋之意矣。”

班门调斧

bān mén diào fǔ

班:鲁班,春秋时期鲁国人,著名的木匠;调:耍弄。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

成语出处

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八回:“庸碌小巫,怎敢在班门调斧,然老先生台命殷殷,又不敢违,却将奈何?”

殚心竭虑

dān xīn jié lǜ

殚:竭尽;虑:思虑。竭尽心力思考谋划

成语出处

《清史稿·耆英传》:“二十六年,京察,以殚心竭虑坐镇海疆。”

殚精竭思

dān jīng jié sī

殚:竭尽;思:思考。竭尽心力思虑谋划

成语出处

清·刘开《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》:“有志于文章者,将殚精竭思于此乎?”

法不责众

fǎ bù zé zhòng

责:责罚;众:多数人。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,但很多人都那样干,也就不好惩罚了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38回:“大家一议论,法不责众,全走了。”

殚心积虑

dān xīn jī lǜ

殚:竭尽;积:聚;虑:思虑。竭尽心力思考谋划

成语出处

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臆伦·五福》:“必至殚心积虑者数十年,捐去三纲五常,绝去七情六欲,费其半菽如失金珠,拔其一毛有关痛痒。”

半文不值

bàn wén bù zhí

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、品格卑下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倘若事事让他,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