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成语

安心乐意

ān xīn lè yì

原指心情安宁,情绪愉快。后多指内心情愿,十分愉快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四回:“我看二嫂子如今倒是安心乐意的孝敬我妈妈,比亲媳妇还强十倍呢。”

打拱作揖

dǎ gǒng zuò yī

旧时礼节,弯身抱拳,上下摆动,表示恭敬。

成语出处

孔厥、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四回:“大老鸹吓得直不起腰来,打拱作揖的说。”

打街骂巷

dǎ jiē mà xiàng

街、巷:指邻里街坊。形容无事生非,寻衅闹事,耍无赖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六回:“这刘大平日吃酒赌钱,打街骂巷,原是不安本分的人。”

案无留牍

àn wú liú dú

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。形容办理公务干练、及时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朱彝遵《商丘宋氏家乘》序:“一十七年,国奢示之以俭,事烦行之以简,月要岁会,久而案无留牍。”

拜倒辕门

bài dǎo yuán mén

辕门: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。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,自愿认输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三回:“若非一部全史瞭然于中,何能如此。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。”

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

bǎi zú zhī chóng,sǐ ér bù jiāng

百足:虫名,又名马陆或马蚿,有十二环节,切断后仍能蠕动。比喻势家豪族,虽已衰败,但因势力大,基础厚,还不致完全破产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,以扶之者众也。”

黯淡无光

àn dàn wú guāng

黯淡:同“暗淡”,不明亮,昏暗。形容失去光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四回:“头上戴一个黯淡无光的亮蓝顶儿,那枝俏摆春风的孔雀瓴已经虫蛀的剩了光杆儿了。”

黯然无色

àn rán wú sè

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,变得暗淡无光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郑燮《题画竹》:“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,使有枯木石而无竹,则黯然无色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