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惊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冻浦鱼惊这样含有惊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惊字的成语!

冻浦鱼惊

成语拼音

dòng pǔ yú jīng

成语解释

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。后为孝亲之典。 >> 冻浦鱼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王祥传》:“王祥字休徵,琅邪临沂人……父母有疾,衣不解带,汤药必亲尝。母常欲生鱼,时天寒冰冻,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,持之而归。”

自惊自怪

成语拼音

zì jīng zì guài

成语解释

自己觉得又害怕又惊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2回:“晴雯笑道:‘也不用我唬去,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。’”

失惊打怪

成语拼音

shī jīng dǎ guài

成语解释

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。也形容大惊小怪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三折:“猛抬头观觑了失惊打怪,原来是匾金环故人犹在。”

狼顾麇惊

成语拼音

láng gù jūn jīng

成语解释

狼顾: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,比喻后顾之忧;麇:獐子。比喻惊恐万状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岑文本传》:“大王诚纵兵剽系,恐江岭以南,向化心沮,狼顾麇惊。”

怵目惊心

成语拼音

chù mù jīng xīn

成语解释

看见某种严重情况,心里感到震惊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昌黎集·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诗,刿目怵心。”

骨颤肉惊

成语拼音

gǔ chàn ròu jīng

成语解释

颤:发抖。形容惊恐万状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7回:“却说王甫在麦城中,骨颤肉惊。”

惊心裂胆

成语拼音

jīng xīn liè dǎn

成语解释

指内心十分震惊、恐惧。同“惊心破胆”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子夜》:“他来上海也已经有两三天了,然而在前线炮火中的惊心裂胆,以及误陷入敌阵被俘那时候的犹疑委屈,还不曾完全从他脑膜上褪去。”

惊群动众

成语拼音

jīng qún dòng zhòng

成语解释

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。同“惊师动众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与黄平倩书》:“凡事只平常去,不必惊群动众。”

惊魂夺魄

成语拼音

jīng hún duó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使人感受很深,震动很大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,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,而专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上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