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口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口口声声这样含有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口字的成语!

口口声声

成语拼音

kǒu kǒu shēng shēng

成语解释

形容一次一次地说,或经常说。

成语出处

克·石君宝《秋胡戏妻》第三折:“你也曾听杜宇,他那里口口声声,撺掇先生不如归去。”

极口项斯

成语拼音

jí kǒu xiàng sī

成语解释

指满口赞誉。项斯、唐代诗人,为杨敬之所器重,敬之赠诗有“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”之句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与钱象先生》:“仆极口项斯矣。茂苑虽多士,当今无出公右者。”

钝口拙腮

成语拼音

dùn kǒu zhuō sāi

成语解释

指口才笨拙,说话不流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0回:“好妹妹,我是钝口拙腮,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!”

易口以食

成语拼音

yì kǒu yǐ shí

成语解释

犹易子而食。口,丁口。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逆臣传上·安庆绪》:“城中栈而处,粮尽,易口以食。”

有口无行

成语拼音

yǒu kǒu wú xíng

成语解释

有虚言而无德行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史弼传》:“窃闻勃海王悝……外聚剽轻不逞之徒,内荒酒乐,出入无常,所与群居,皆有口无行,或家之弃子,或朝之斥臣。”

一口咬定

成语拼音

yī kǒu yǎo dìng

成语解释

一口咬住不放。比喻坚持一个廉洁,再不改口。 >> 一口咬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十回:“先把住持僧慧修,严行审讯,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,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。”

钳口吞舌

成语拼音

qián kǒu tūn shé

成语解释

犹言闭口不言。紧闭着嘴,什么也不说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若使下官事非其虚,罪得其实,亦当钳口吞舌,伏匕首以殒身。”

破口怒骂

成语拼音

pò kǒu nù mà

成语解释

破口:恶语。满口恶语骂人

成语出处

《红日》第12章:“他竭力挣脱,挣脱不开,连连求饶,陶二嫂还是拳打脚踢,破口怒骂。”

牛口之下

成语拼音

niú kǒu zhī xià

成语解释

借指卑下的地位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荆之鄙人也。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,行而无资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缪公知之,举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国莫敢望焉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