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口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缄口不言这样含有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口字的成语!

缄口不言

成语拼音

jiān kǒu bù yán

成语解释

缄:封闭。封住嘴巴,不开口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何遵传》:“正德间,给事、御史挟势凌人,趋权择便,凡朝廷大阙失,群臣大奸恶,缄口不言。”

口出不逊

成语拼音

kǒu chū bù xùn

成语解释

逊:谦逊。说话极不谦虚。形容狂妄自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16回:“他说我讹他,还口出不逊,打了我一顿,求老爷公断。”

众口交攻

成语拼音

zhòng kǒu jiāo gōng

成语解释

交:俱,共。许多人一起用话语攻击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王应熊传》:“言陛下召应熊,必因其秉国之日,众口交攻,以为孤立无党,孰知其同年密契,肺腑深联。”

信口雌黄

成语拼音

xìn kǒu cí huáng

成语解释

信:任凭,听任;雌黄:即鸡冠石,黄色矿物,用作颜料。古人用黄纸写字,写错了,用雌黄涂抹后改写。比喻不顾事实,随口乱说。 >>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,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

畏口慎事

成语拼音

wèi kǒu shèn shì

成语解释

慎:谨慎。说话谨慎,做事小心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答吴子野书》:“近日始畏口慎事,虽已迟,犹胜不悛也。”

锦心绣口

成语拼音

jǐn xīn xiù kǒu

成语解释

形容文思优美,词藻华丽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骈四骊六,锦心绣口,宫沉羽振,笙簧触手。”

缄口无言

成语拼音

jiān kǒu wú yán

成语解释

缄口:闭着嘴。闭着嘴,不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二:“师云:‘汝若不会,老僧即缄口无言。’”

口是心非

成语拼音

kǒu shì xīn fēi

成语解释

嘴里说得很好,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。指心口不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《抱朴子·微旨》:“口是心非,背向异辞。”汉·桓谭《新论·辨惑》:“如非其人,口是而心非者,虽寸断支解,而道犹不出也。”

口干舌焦

成语拼音

kǒu gàn shé jiāo

成语解释

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同“口燥唇干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刘璋《斩鬼传》第四回:“两个人想来想去,总没个好法于。看看想到半夜,饿的龌龊口干舌焦,只的问仔细鬼道:‘老弟,我们饥了。我有带来的一包狗粪,请你如何?’”

口服心服

成语拼音

kǒu fú xīn fú

成语解释

服:信服。心里嘴上都信服。指真心信服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利义陈乎前,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。使人乃以心服,而不敢蘁立,定天下之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