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利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利惹名牵这样含有利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利字的成语!

利惹名牵

成语拼音

lì rě míng qiān

成语解释

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。亦作“利绾名牵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张歌《湘妃怨·乐闲》曲:“想当年,利惹名牵。”

干净利索

成语拼音

gàn jìng lì suǒ

成语解释

快速彻底,不拖泥带水。

成语出处
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:“青布棉袍子上罩一件蓝布大褂,干净利索,标致好看。”

薄利多销

成语拼音

bó lì duō xiāo

成语解释

单个产品或商品赢利少,靠售出数量很大赚钱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:“采取薄利多销、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,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,一般略有补贴。”

啖以重利

成语拼音

dàn yǐ zhòng lì

成语解释

啖:吃,引诱;重:大、厚;利:利益、好处。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高祖纪》:“沛公以为诈,乃用张良计,使郦生、陆贾往说秦将,啖以利。”

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

成语拼音

yù bàng xiāng zhēng,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

成语解释

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俟关中平定,据险养威,看他鹬蚌相争,坐收渔翁之利,也不为迟呢?”

兴利除弊

成语拼音

xīng lì chú bì

成语解释

弊:害处,坏处。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,除去各种弊端。 >> 兴利除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为民兴利除害,正民之德。”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举先王之政,以兴利除弊,不为生事。”

巧伪趋利

成语拼音

qiǎo wěi qū lì

成语解释

巧:奸诈。伪:虚伪。趋:追求,靠近、趋向。奸诈虚伪,唯利是图,唯势是从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周人之失,巧伪趋利。”

利喙赡辞

成语拼音

lì huì shàn cí

成语解释

指口齿伶俐,辞令优美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皇甫枚《三水小牍·王知古》:“睹其利喙赡辞,不觉前席。”

益国利民

成语拼音

yì guó lì mín

成语解释

对国家、对人民都有利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参考变通,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,为二十四新制。”

正其谊不谋其利

成语拼音

zhèng qí yì bù móu qí lì

成语解释

正:合于法则的;谊:通“义”,合宜的道德、行为;谋:图谋。言行合乎正义,不谋个人私利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夫仁人者,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,是以仲尼之门,五尺之童,羞称五霸,为其先诈力,而后仁义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