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式成语

呼天叫地

hū tiān jiào dì

形容极为冤屈、怨恨或痛苦。同“呼天号地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唐训方《里语徵实》卷下引《暗室灯》:“[韩魏公曰]百姓多愚,或为枉断,抱憾终身,早夜呼天叫地,我岂安乎?”

囫囵半片

hú lún bàn piàn

囫囵:完整的,整个儿的。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。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毕方《千重浪》第十章:“(邢连成)这才囫囵半片地听出点意思。”

胡言乱语

hú yán luàn yǔ

成语正音

乱,不能读作“làn”。

指没有根据,不符实际的瞎说,或说胡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六:“这二老汉,各人好与三十棒。何故?一个说长说短,一个胡言乱语。虽然如是,且放过一著。”

胡天胡帝

hú tiān hú dì

胡:何;帝:指天神。什么是天,什么是帝。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,后也表示尊敬崇仰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庸风·君子偕老》:“胡然而天也!胡然而帝也!”

建功立事

jiàn gōng lì shì

犹建功立业。建立功勋,成就大业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“桂阳太守李温等,皆建功立事,有补于世。”

呼庚呼癸

hū gēng hū guǐ

庚、癸:军粮的隐语。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。后指向人借钱。 >> 呼庚呼癸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记载: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。回答说:“梁则无矣,粗粮有之,若登首山以呼,曰:‘庚癸乎!’则诺。”

虎卧龙跳

hǔ wò lóng tiào

形容字势雄浑超逸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袁昂《评书》:“王右军书,字势雄强,如龙跳天门,虎卧凤阁,故历代宝之,永以为训。”

谏尸谤屠

jiàn shī bàng tú

向尸体劝谏,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。比喻劝谏无济于事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天对》:“幽祸挐以夸,惮褒以渔。淫嗜筏杀,谏尸谤屠。”

虎尾春冰

hǔ wěi chūn bīng

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
蹇之匪躬

jiǎn zhī fěi gōng

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。同“蹇蹇匪躬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谦益《匪斋记》:“《蹇》之六二曰: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勖子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