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式成语

招降纳顺

zhāo xiáng nà shùn

招:招引;纳:接纳;顺:归顺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回:“昔高祖之得天下,盖为能招降纳顺。”

一鼓一板

yī gǔ yī bǎn

鼓、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,两者不可分离,因以喻互相帮衬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公子身边最讲得话、像心称意的,有两个门客……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,方才弄得成。这两个一鼓一板,只要公子出脱得些,大家有味。”

张家长李家短

zhāng jiā cháng lǐ jiā duǎn

说张家的长,李家的短。比喻与己无关的闲话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那婆子吃了许多酒,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,正在那里,张家长,李家短,说白道绿。”

招财纳福

zhāo cái nà fú

纳:享受。发财享福

成语出处

伊索《伊索寓言·赫耳墨斯的雕像》:“他看见自己的像,心想自己是个掌管招财纳福的天使,人们一定要出高价来买,就问值多少钱。”

羽翮飞肉

yǔ hé fēi ròu

羽翮:鸟羽。比喻集微力亦可举重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中山靖王刘胜传》: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,丛轻折轴,羽翮飞肉。”

甄奇录异

zhēn qí lù yì

指选拔录用优秀的人才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志·步骘传》:“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,诸葛瑾……李肃、周条、石幹十一人,甄别形状。”裴松之注引三国·吴·韦昭《吴书》:“[李肃]善论议,臧否得中,甄奇录异,荐述后进,题目品藻,曲有条贯,众以此服之。”

招降纳附

zhāo xiáng nà fù

招:招引;纳:接纳;附:归附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来阿八赤传》:“今出兵分定其地,招降纳附,勿纵士卒侵掠。”

裕国足民

yù guó zú mín

裕:富饶。使人民富裕,国家丰足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居正《答应天巡抚论大政大典》:“且此项钱粮,贮积甚多,将来裕国足民,更不外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