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式成语

俯首帖耳

fǔ shǒu tiē ěr

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
不劣方头

bù liè fāng tóu

劣:不好;方头: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。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。形容人性格倔强、顽固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钱大尹智勘绯衣梦》第四折:“俺这里有个裴炎,好生方头不劣。”

嘟嘟囔囔

dū dū nāng nāng

不断地、含混地自言自语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一面向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几画,口内嘟嘟囔囔的。”

不伦不类

bù lún bù lèi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不伦:不同类。既非这一类,又非那一类,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。 >> 不伦不类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吴炳《疗炉羹·絮影》:“眼中人不伦不类,阱中人不伶不俐。”

孤舟独桨

gū zhōu dú jiǎng

比喻单独行动,没人帮助。

成语出处

京剧《红色娘子军》第四场:“怎能够光凭这一家仇恨,个人勇敢、孤舟独桨、匹马单枪?”

孤悬客寄

gū xuán kè jì

犹言孤悬浮寄。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曾国藩《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》:“彼学政者,孤悬客寄于一行省之中,守土者皆貎敬而神拒之。”

伏龙凤雏

fú lóng fèng chú

伏龙:(卧龙)诸葛孔明。凤雏:庞士元。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,军事家。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。 >> 伏龙凤雏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。德操曰:‘儒生俗士,岂识时务?识时务者在乎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’备问为谁,曰:‘诸葛孔明、庞士元也。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