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式成语

孤行一意

gū xíng yī yì

一意孤行。不听劝告,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谦益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》:“孤行一意,惟知砥节而首公;榰柱众言,不屑市名而避怨。”

伏法受诛

fú fǎ shòu zhū

伏法: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;诛:杀死。犯法被杀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
孤形吊影

gū xíng diào yǐng

指孤单一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权翰林身居客邸,孤形吊影;想着‘牛女银河’之事,好生无聊。”

黩武穷兵

dú wǔ qióng bīng

黩:随便,任意;穷:竭尽。随意使用武力,不断发动侵略战争。形容极其好战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而听诸将徇名,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,士卒雕瘁,寇不为衰,见我已大病矣。”

孤文只义

gū wén zhī yì

指零碎的文字材料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龚自珍《〈春秋决事比〉自序》:“斯时通古今者起,以世运如是其殊科,王与霸如是其殊统;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,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;……竹帛烂,师友断,疑信半;为立德、适道、达权之君子,若此其难也。”

浮声切响

fú shēng qiè xiǎng

浮声:平声;切响:仄声。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夫五色相宣,八音协畅,由乎玄黄律吕,各物宜。欲使宫羽相变,低昂互节,若前有浮生,则后须切响。”

孤豚腐鼠

gū tún fǔ shǔ

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。同“孤雏腐鼠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谦益《春秋论二》:“成济,奴隶小人,昭视之,孤豚腐鼠耳。”

孤寡鳏独

gū guǎ guān dú

泛指没有劳动能力、无依无靠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。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

不郎不秀

bù láng bù xiù

原指不高不下。后比喻不成材。 >> 不郎不秀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田艺蘅《留青日札·沈尤之秀》:“元时称人以郎、官、秀为等第,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,是言不高不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