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式成语

保残守缺

bǎo cán shǒu quē

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。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,不知改进。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信口说而背传记,是末师而非往古……犹欲保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,或怀妒嫉,不考情实,雷同相从,随声是非,抑此三学。”

耳软心活

ěr ruǎn xīn huó

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,就是相信别人的话。 >> 耳软心活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,实指望能救,只是迎春语言迟慢,耳软心活,是不能做主的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7回

暴腮龙门

pù sāi lóng mén

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。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,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,处境窘迫。

成语出处

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十引《辛氏三秦记》:“河津一名龙门,巨灵迹犹在,去长安九百里。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,不得上,上则为龙,故云暴腮龙门。”

耳濡目染

ěr rǔ mù rǎn

成语正音

濡,不能读作“xū”。

濡: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

暴衣露盖

pù yī lù gài

日晒衣裳,露湿车盖。形容奔波劳碌。暴,晒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鲍生谓丞相曰:‘王暴衣露盖,数使使劳苦君者,有疑君心也。’”

反躬自问

fǎn gōng zì wèn

躬:自身;问:检查。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好恶无节于内,知诱于外,不能反躬,天理灭矣。”

当家做主

dāng jiā zuò zhǔ

当家:主持家务。本指主管家政,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。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

成语出处

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卷:“要当支书,就得认真地当家做主。”

剥皮抽筋

bō pí chōu jīn

形容恨之入骨或极端凶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十二回:“梅山猴头,焉敢弄术!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。”

剥肤椎髓

bō fū chuí suǐ

剥:剥去;肤:皮肤;椎:捶击。剥人皮肤,敲人骨髓。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郓州溪堂诗》序:“而公承死亡之后,掇拾之余,剥肤椎髓,公私扫地赤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