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8
带烈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烈火见真金这样含有烈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烈字的成语!

三贞五烈

成语拼音

sān zhēn wǔ liè

成语解释

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。同“三贞九烈”。

成语出处

夏衍《上海屋檐下》第一幕:“你要他三贞五烈,这不是太……”

功烈震主

成语拼音

gōng liè zhèn zhǔ

成语解释

功:功劳,功勋;震:震动、威震;主:君主。指臣下功劳太大,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

成语出处

宋·李觏《袁州州学记》:“功烈震主者,闻命而释兵。”

遗德休烈

成语拼音

yí dé xiū liè

成语解释

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。同“遗德余烈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珪《赐韩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》:“朕蒙遗德休烈,既已布泽四海之遐,矧定策禁中,以安社稷,褒功赋爵,庸敢后乎!”

遗恩余烈

成语拼音

yí ēn yú liè

成语解释

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王昌刘永传论》:“观更始之际,刘氏之遗恩余烈,英雄岂能抗之哉!”

烈烈轰轰

成语拼音

liè liè hōng hōng

成语解释

烈烈:火焰炽盛的样子;轰轰:象声词,形容巨大的声响。形容事业的兴旺。也形容声势浩大,气魄宏伟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文天祥《沁园春·题张许双庙》词:“人生欻翕云亡,好烈烈轰轰做一场。”

忠孝节烈

成语拼音

zhōng xiào jié liè

成语解释

为国尽忠,对父母尽孝,对夫妻尽节,对朋友尽义。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

成语出处

清·邵长蘅《侯方域魏禧传》:“其为文主识议,凌厉雄健,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。遇忠孝节烈事,则益感慨激昂。”

性烈如火

成语拼音

xìng liè rú huǒ

成语解释

性:性情,脾气。形容性情暴躁。

成语出处

金庸《天龙八部》第18回:“那高个儿的僧人性烈如火,提起醋钵大的拳头,呼的一拳,又向乔峰击到。”

轰天烈地

成语拼音

hōng tiān liè dì

成语解释

轰动天地。形容声响猛烈或声名巨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讴歌变俗人《经国美谈·奉使宴宾》:“好似千斤炮药,等着导火线,就要发作,是轰天烈地了。”

忠臣烈士

成语拼音

zhōng chén liè shì

成语解释

指忠义刚烈的臣子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李文博传》:“每读书至治乱得失、忠臣烈士,未尝不反复吟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