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音察理的意思是什么

更新时间:2025-09-20 05:57
聆音察理的意思是什么,聆音察理的含义及解释是什么?
聆音察理的意思

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。指善于分析。

成语拼音

líng yīn chá lǐ

成语注音

ㄌ一ㄥˊ 一ㄣ ㄔㄚˊ ㄌ一ˇ

成语用法
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4回:“我老孙,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,翻江搅海的神通;见貌辨色,聆音察理。”

成语造句

要多思多想,一窍通,百窍通,聆音察理,随机应变。★包蕾《猪八戒学本领》

感情色彩

中性成语

成语繁体

聆音察理

常用程度

一般成语

成语结构
成语形式
成语字数
成语年代
近义词

聆音察理相关成语及解释

成语成语解释
杳无音信的意思

音信:消息,回信。没有一点消息。

弦外之音的意思

原指音乐的余音。比喻言外之意,即在话里间接透露,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。

岂有是理的意思

哪有这个道理。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。同“岂有此理”。

漫条斯理的意思

慢条斯理,形容动作缓慢,不慌不忙。

断事以理的意思

断:判断;理:道理。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

蛮不讲理的意思

态度粗暴,不讲道理。

有条有理的意思

形容层次、脉络清楚。 >> 有条有理的成语故事

体察民情的意思

体察:考查,观察。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

观貌察色的意思

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。

言有尽而音意无穷的意思

语言有穷尽而含意没有穷尽。指诗文等蕴含着深刻含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