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带聋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装聋作哑这样含有聋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聋字的成语!

装聋作哑

成语拼音

zhuāng lóng zuò yǎ

成语解释

假装聋哑。指故意不理睬,只当不知道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四折:“可怎生装聋作哑?”

振聋发聩

成语拼音

zhèn lóng fā kuì

成语解释

聩:天生耳聋,引伸为不明事理。声音很大,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使他们清醒过来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一:“此数言,振聋发聩,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。”

震聋发聩

成语拼音

zhèn lóng fā kuì

成语解释

使昏昧糊涂,不明事理的人,为之震惊,受到启发。

成语出处

刘心武《写在水仙花旁》一:“一旦有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品出现,形同震聋发聩,会引起强烈的反响。”

醒聩震聋

成语拼音

xǐng kuì zhèn lóng

成语解释

犹言振聋发聩。使昏昧糊涂、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,受到启发。

成语出处

陶曾佑《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》:“一跃而登此庄严美丽之舞台中,一奋萃此醒聩震聋之盘涡里。”

震耳欲聋

成语拼音

zhèn ěr yù ló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声音很大,耳朵都快震聋了。

成语出处

沙汀《呼嚎》:“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,而超越这个,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。”

眼瞎耳聋

成语拼音

yǎn xiā ěr lóng

成语解释

看不见也听不到。比喻对周围情况完全不了解

成语出处

京剧《平原作战》第八场:“日本鬼子眼瞎耳聋,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。”

耳聋眼瞎

成语拼音

ěr lóng yǎn xiā

成语解释

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,眼睛变瞎

成语出处

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回:“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。”

振聋启聩

成语拼音

zhèn lóng qǐ kuì

成语解释

聩:耳聋。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指力量强大

成语出处

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六章:“创办一个《民心日报》,想在舆论方面,多做些振聋启聩的工作。”

下塞上聋

成语拼音

xià sāi shàng lóng

成语解释

塞:堵塞不通。聋:耳朵的听觉失灵。下边堵塞不通,上边听觉失灵。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子产不毁乡校颂》:“川不可防,言不可弭,下塞上聋,邦其倾矣。”

发瞽振聋

成语拼音

fā gǔ zhèn lóng

成语解释

发:开启;瞽:盲人;振:振动;聋:耳聋。使盲人也能看见,使聋人也听得见。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

成语出处

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当时之是,虽有淹病滞疾,犹将伸佉起蹙,发瞽振聋而观望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