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带蒙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被泽蒙庥这样含有蒙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蒙字的成语!

被泽蒙庥

成语拼音

bèi zé méng xiū

成语解释

指受恩泽,蒙庇护。

成语出处

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旧闻·吴留村》:“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,夙驾将行,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,自县治以至何干,直达于省城之金阊门,八九十里,号泣攀留,行趾相接,不下数万人。”

发蒙启蔽

成语拼音

fā méng qǐ bì

成语解释

发蒙:启发蒙昧;蔽:蒙蔽。启发蒙昧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答李见罗先生书》:“发蒙启蔽,时或未省,而退实沉思。”

铺眉蒙眼

成语拼音

pū méi méng yǎn

成语解释

装模作样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0回:“见他铺眉蒙眼,拿班做势,口里咬文嚼字,一口一声只称呼他薛爷。”

蒙面丧心

成语拼音

méng miàn sàng xīn

成语解释

蒙:包,遮蔽。遮起脸面,不讲良心。比喻厚颜无耻,伤天害理

成语出处
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你的罪过,朝野俱知,蒙面丧心,还敢入庙!”

蒙头转向

成语拼音

mēng tóu zhuàn xiàng

成语解释

蒙:迷糊,昏迷;转向:迷失方向。形容头脑昏迷,不清晰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神拳》第一幕第二场:“刚一动手的时候,我有点蒙头转向的。”

土偶蒙金

成语拼音

tǔ ǒu méng jīn

成语解释

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。比喻因袭模仿,徒有其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乔《答万季野诗问》:“宋诗如三家村叟,布袍草履,是一个人。明诗土偶蒙金。”

发蒙振聩

成语拼音

fā méng zhèn kuì

成语解释

声音很大,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:“此数言,振聋发聩,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。”

衔恨蒙枉

成语拼音

xián hèn méng wǎng

成语解释

衔:含着;蒙:蒙受。含着怨恨,蒙受冤枉

成语出处

汉·孔僖《上书自讼》:“恐有司卒然见构,衔恨蒙枉,不得自叙,使后世论者,擅以陛下有所方比,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!”

薏苡蒙谤

成语拼音

yì yǐ méng bàng

成语解释

比喻被人诬蔑,蒙受冤屈。同“薏苡之谤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项忠传》:“昔马援薏苡蒙谤,邓艾槛车被征。”

发蒙振槁

成语拼音

fā méng zhèn gǎo

成语解释

发:揭开;蒙:蒙盖物;振:抖动。揭开蒙盖物,摇掉将落的枯叶。比喻轻而易举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杨乃郭詹等传论》:“盖天速其祸,如发蒙振槁,无烦驱除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