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民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国泰民安这样含有民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民字的成语!

国泰民安

成语拼音

guó tài mín ān

成语解释

泰:平安,安定。国家太平,人民安乐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吴自牧《梦梁录·山川神》:“每岁海潮太溢,冲激州城,春秋醮祭,诏命学士院,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。”

劳民伤财

成语拼音

láo mín shāng cái

成语解释

既使人民劳苦,又耗费钱财。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节》:“不伤财,不害民。”

民富国强

成语拼音

mín fù guó qiáng

成语解释

人民富裕,国家强盛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越王内实府库,垦其田畴,民富国强,众安道泰。”

为民除害

成语拼音

wèi mín chú hài

成语解释

替百姓除祸害。

成语出处

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丞相衔奉国威,为民除害,元恶大憝,心当枭夷。”

国利民福

成语拼音

guó lì mín fú

成语解释

利:利益。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5回:“如车有辙,如舟有舵,无旁挠,无中阻,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。”

民怨沸腾

成语拼音

mín yuàn fèi téng

成语解释

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。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赵翼《二十二史札记》卷二十八:“自古大兵大役,未有不民怨沸腾,丧国亡身者。”

市民文学

成语拼音

shì mín wén xué

成语解释

封建社会后期,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。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,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。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。

保境安民

成语拼音

bǎo jìng ān mín

成语解释

安民:安定人民生活。保卫国境,使人民安居乐业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1回:“但愿共存忠义于心,同著功勋于国,替天行道,保境安民。”

平民百姓

成语拼音

píng mín bǎi xìng

成语解释

指普通百姓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三卷:“假如桀是个平民百姓,还造得许多恶业否?”

蠹民梗政

成语拼音

dù mín gěng zhèng

成语解释

亦作“蠧民梗政”。侵害人民,阻挠政令。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雕传》:“某人浮湛里中,無以爲生,偵民有小不平,嗾之訟,佐之請謁,己旁緣自資,且既餌臨政者,因持其短長,以蠧民梗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