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民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国安民泰这样含有民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民字的成语!

国安民泰

成语拼音

guó ān mín tài

成语解释

安:安定;泰:平安。国家太平,人民安乐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0回:“再拈信香一炷,愿今国安民泰,岁稔年和,三教兴隆,四方宁静。”

蠹政病民

成语拼音

dù zhèng bìng mín

成语解释

危害国家和人民。同“蠹国害民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时皓[孙皓]居武昌,扬州百姓溯流供给,甚苦之;又奢侈无度,公私匮乏。陆凯上疏谏曰:‘……又左右皆非其人,群党相挟,害忠隐贤,此皆蠹政病民者也。’”

保境息民

成语拼音

bǎo jìng xī mín

成语解释

保卫国家边疆,使人民得以安宁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刘雄传》:“先是,国家与齐通好,约言各保境息民,不相侵扰。”

振民育德

成语拼音

zhèn mín yù dé

成语解释

振:通“赈”,救济。指接济、帮助人民,涵养自己的德性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蛊》:“象曰:山下有风,蛊,君子以振民育德。”

与民休息

成语拼音

yǔ mín xiū xī

成语解释

与:帮助;休息:修养生息。帮助人民休养生息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昭帝纪》:“海内虚耗,户口减半,光知时务之要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。”

误国殃民

成语拼音

wù guó yāng mín

成语解释

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杨继盛《请诛贼臣疏》:“臣观大学士严嵩,盗权窃柄,误国殃民,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。”

万民涂炭

成语拼音

wàn mín tú tàn

成语解释

涂:泥淖;炭:炭火。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。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有夏昏德,民坠涂炭。”

生事扰民

成语拼音

shēng shì rǎo mín

成语解释

生事:惹起事端。惹起事端,侵扰民众。指故意寻衅闹事,侵扰人民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:“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,以为生事扰民,渐不可长。”

独夫民贼

成语拼音

dú fū mín zéi

成语解释

独夫:暴虐无道,众叛亲离的统治者;民贼:残害人民的坏家伙。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、残暴的统治者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泰誓下》:“独夫受,洪惟作威,乃汝世仇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”

天无二日,民无二王

成语拼音

tiān wú èr rì,mín wú èr wáng

成语解释

日:太阳。天上没有两个太阳,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万章》:“孔子曰:‘天无二日,民无二王。’舜既为天子矣,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,是二天子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