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名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不名一格这样含有名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名字的成语!

不名一格

成语拼音

bù míng yī gé

成语解释

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。

成语出处

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收藏·元》:“有元一代画家,全讲气韵,不名一格,实能超出唐、宋人刻画之习。”

不务空名

成语拼音

bù wù kōng míng

成语解释

务:追求。切实地工作,不追求虚名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发刊词》:“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,他们应该有知识,有能力,不务空名,会干实事。”

重望高名

成语拼音

zhòng wàng gāo míng

成语解释

拥有崇高的名望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吏部一·台省互改》:“唯顾泾阳宪臣以铨郎救辛总宪外谪,后再入吏部,最为创见,然重望高名,终不得志而去。”

循名考实

成语拼音

xún míng kǎo shí

成语解释

循:依照;责:要求。按其名而求其实,要求名实相符。亦作循名责实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傅嘏《难刘劭考课法论》:“夫建官均职,清理民物,所以务本也,循名考实,纠励成规,所以治末也。”

无名孽火

成语拼音

wú míng niè huǒ

成语解释

名:称呼;孽:邪。说不出的邪火。指极大的怒气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五回:“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,从脚跟下直透顶门,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。”

盛名之下,其实难符

成语拼音

shèng míng zhī xià qí shí nán fù

成语解释

名望很大的人,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。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。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阳春之曲,和者必寡;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”

名过其实

成语拼音

míng guò qí shí

成语解释

名声超过实际才能。

成语出处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故禄过其功者削,名过其实者损。”

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

成语拼音

cáng zh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

成语解释

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现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。”

遁名匿迹

成语拼音

dùn míng nì jì

成语解释

遁:隐藏;匿:藏匿。隐姓埋名,不让人闻知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舜钦《粹隐堂记》:“一不与细合,则飒然远举,遁名匿迹,惟恐有闻于人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