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带木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草衣木食这样含有木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木字的成语!

草衣木食

成语拼音

cǎo yī mù shí

成语解释

编草为衣,以树木果实为食。形容生活清苦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黄梁梦》第一折:“你这出家人,无过草衣木食,干受辛苦,有什么受用快活处。”

枯木死灰

成语拼音

kū mù sǐ huī

成语解释

死灰:燃烧后余下的冷灰。身如枯木,心如死灰。比喻极其消极悲观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杭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

倚草附木

成语拼音

yǐ cǎo fù mù

成语解释

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。②指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洪教头道:‘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,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,皆道我是枪棒教师,来投庄上,诱些酒食钱米。’”

心如木石

成语拼音

xīn rú mù shí

成语解释

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,毫无情感、欲念。

成语出处

《五灯会元·百丈怀海禅师》:“一切诸法,莫记忆,莫缘念,放舍身心,令其自在,心如木石,无所辨别。”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君不以异类见薄,故为悦己者容,北室生心如木石,吾安敢近?”

下乔木入幽谷

成语拼音

xià qiáo mù rù yōu gǔ

成语解释

从高树上下来,钻进幽深的坑谷里。比喻弃明从暗,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吾闻出于幽谷,迁于乔木者,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。”

木强少文

成语拼音

mù qiáng shǎo wén

成语解释

木强:性格质直刚强;少文:礼节少。形容为人质朴倔强,不讲文采和礼教

成语出处

章炳麟《革命之道德》:“汉祖所任用者,上自萧何、曹参,其下至于王陵、周勃、樊哙、夏侯婴之徒,大抵木强少文,不识利害。”

木石为徒

成语拼音

mù shí wéi tú

成语解释

徒:同类。与树木石头为伴。指寄情山水,不问世事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柳宗元传》:“用是更乐暗默,与木石为徒,不复致意。”

立木南门

成语拼音

lì mù nán mén

成语解释

立木:竖木于地上。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、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。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。 >> 立木南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令既具,未布,恐民之不信,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,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,民怪之,莫敢徙……有一人行徒之,辄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”

教猱升木

成语拼音

jiāo náo shēng mù

成语解释

教猴子爬树。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角弓》:“毋教猱升木,如涂涂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