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带溺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流溺忘反这样含有溺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溺字的成语!

流溺忘反

成语拼音

liú nì wàng fǎn

成语解释

犹言流连忘反。留恋不舍,忘记返回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傅亮传》:“流溺忘反,而以身轻于物也。”

见溺不救

成语拼音

jiàn nì bù jiù

成语解释

犹言见死不救。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皇甫枚《三水小牍·王知古》:“然僻居于山薮接珍,豺狼所皋,若固相拒,是见溺不救也。”

瓦查尿溺

成语拼音

wǎ chá niào nì

成语解释

碎瓦和小便。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。 >> 瓦查尿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东郭子问于庄子曰:‘所谓道,恶在乎?’庄子曰:‘无所不在。’东郭子曰:‘期而后可。’庄子曰:‘在蝼蚁。’曰:‘何其下邪?’曰:‘在稊稗。’曰:‘何其愈下邪?’曰:‘在瓦甓。’曰:‘何其愈甚邪’曰:‘在尿溺。

救火拯溺

成语拼音

jiù huǒ zhěng nì

成语解释

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。同“救焚拯溺”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今燕虐其民,王往而征之,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,箪食壶将以迎王师。”

援溺振渴

成语拼音

yuán nì zhèn kě

成语解释

振:通“赈”,救济。援救落水的人,周济饥渴的人。指帮助落难者

成语出处

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15卷:“曾未期月,援溺振渴,事无巨细,悉究本末。”

救饥拯溺

成语拼音

jiù jī zhěng nì

成语解释

指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罗正纬《滦州革命纪实初稿》:“除暴安良,乃革命真谛;救饥拯溺,实吾辈天职。”

拯溺扶危

成语拼音

zhěng nì fú wēi

成语解释

拯:救。溺:落水者。危:危难。救助落水者,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。亦作“拯危扶溺”、“拯危济困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陈书·虞寄传》:“然夷凶剪乱,拯溺扶危,四海乐推,三灵眷命,揖让而居南面者,陈氏也。”

好船者溺,好骑者堕

成语拼音

hào chuán zhě nì,hào qí zhě duò

成语解释

好:喜爱;溺:淹没。喜欢乘船的人往往会淹死,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会摔伤。比喻擅长某一技能的人,往往容易疏忽大意,反而遭到意外的失败。 >> 好船者溺,好骑者堕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悲哉,夫好船者溺,好骑者堕,君子各以所好为祸。 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记吴王占梦》

扶危拯溺

成语拼音

fú wēi zhěng nì

成语解释

溺:落水。扶助危难者,救起落水者。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崔佑甫《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》:“常州之义笃于友,用之有常,行之可久,扶危拯溺,尔身我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