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按拼音查找
带宁字的成语
带宁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福寿康宁这样含有宁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宁字的成语!
宁静致远
成语解释
平稳静谧心态,不为杂念所左右,静思反省,才能树立(实现)远大的目标。只有心境平稳沉着、专心致志,才能厚积薄发、 有所作为。
成语出处
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《淮南子:主术训》,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也有引用。
管宁割席
成语解释
管宁:人名;席:坐卧用的编织物。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,中止交往。 >> 管宁割席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管宁、华歆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座,曰: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
成语解释
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
成语出处
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,非宁静无以致远,非宽大无以兼覆。”
澹泊明志,宁静致远
成语解释
澹泊:不追求名利;宁静:心情平静沉着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专心致志,才可有所作为。
成语出处
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息事宁人
成语解释
息:平息;宁:使安定。原指不生事,不骚扰百姓,后指调解纠纷,使事情平息下来,使人们平安相处。
成语出处
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,且勿案验;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