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相时而动

xiàng shí ér dòng

观察时机,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许无刑而伐之,服而舍之,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,可谓知礼矣。”

巍然耸立

wēi rán sǒng lì

巍然:高大雄伟的样子。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,不可动摇

成语出处

孙世恺《雄伟的人民大会堂》:“在天安门右前方,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,这就是人民大会堂。”

稀世之宝

xī shì zhī bǎo

成语正音

之,不能读作“zī”。

稀世:世所稀有。世上稀有的珍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休复《益州名画录》:“当时卿相及好事者,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,家藏户宝,为稀世之珍。”

膝行蒲伏

xī xíng pú fú

伏地爬行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秦始皇帝二十五年》:“夫其膝行蒲伏,非恭也;复言重诺,非信也;糜金散玉,非惠也;刎首决腹,非勇也。”

笑面夜叉

xiào miàn yè chā

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。 >> 笑面夜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陈次升《弹蔡京第三状》:“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,天下之所共知也。”

五羖大夫

wǔ gǔ dà fū

羖:公羊。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。 >> 五羖大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乃使人谓楚曰:‘吾媵臣百里奚在焉,请以五羖羊皮赎之。’……缪公大说,授之国政,号早曰‘五羖大夫’。”

笑面虎

xiào miàn hǔ

比喻外表善良,心地凶狠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庞元英《谈薮》:“公衮性甚和,平居常若嬉笑,人谓之笑面虎。”

向若而叹

xiàng ruò ér tàn

比喻向高明者折服,而自叹不如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至于北海,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,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‘……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。’”

笑里藏刀

xiào lǐ cáng dāo

成语正音

藏,不能读作“zànɡ”。

形容对人外表和气,却阴险毒辣。 >> 笑里藏刀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李义府传》:“义府貌状温恭,与人语必嬉怡微笑,而褊忌阴贼。既处要权,欲人附己,微忤意者,辄加倾陷。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