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退藏于密

tuì cáng yú mì

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,吉凶与民同患,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”

吞舟之鱼

tūn zhōu zhī yú

能吞舟的大鱼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
土木形骸

tǔ mù xíng hái

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>> 土木形骸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刘伶身长六尺,貌甚丑悴,而悠悠忽忽,土木形骸。”

天王老子

tiān wáng lǎo zǐ

比喻至尊至贵、最有权威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15章:“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!”

始终不懈

shǐ zhōng bù xiè

成语正音

懈,不能读作“jiě”。

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。

成语出处

《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》:“同时,我们必须尖锐地指出:‘骄傲自满就是勤学苦练、始终不懈的死敌。’”

天生丽质

tiān shēng lì zhì

天生:天然生成。丽质:美丽的姿容。形容女子妩媚艳丽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”

天人之际

tiān rén zhī jì

天:自然规律;人:人事;际:际遇。自然和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

同日而道

tóng rì ér dào

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同“同日而论”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张耳陈余列传》:“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!”

推而广之

tuī ér guǎng zhī

广:宽,大。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。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萧统《文选·序》:“若其纪一事,咏一物,风云草木之兴,鱼虫禽兽之流,推而广之,不可胜载矣。”

食不下咽

shí bù xià yàn

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。形容忧心忡忡,不思饮食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:“霁云(南霁云)慷慨语曰:‘云来时,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!云虽欲独食,义不忍;虽食,且不下咽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