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似水流年

sì shuǐ liú nián

成语正音

似,不能读作“shì”。

流年:光阴。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十出:“则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。”

泰山梁木

tài shān liáng mù

象泰山崩塌,梁木毁坏一样。比喻伟人死亡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于门,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!染木其坏乎!哲人其萎乎!’”

肃然起敬

sù rán qǐ jìng

成语正音

然,不能读作“yán”。

肃然:恭敬的样子;起敬:产生敬佩的心情。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弟子中或有惰者,远公曰;‘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原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耳。’执经登坐,讽诵朗暢,词色甚苦。高足之徒,皆肃然增敬。”

十字街口

shí zì jiē kǒu

十字街头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回:“当下去十字街口,不问军官百姓,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渠。”

素不相识

sù bù xiāng shí

成语正音

相,不能读作“xiànɡ”。

素:平素,向来。向来不认识。 >> 素不相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元·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第四折:“我与你素不相识,一旦为你寄书,因而戏言,岂意遂为眷属。”

夙夜匪懈

sù yè fěi xiè

成语正音

夙,不能读作“fènɡ”。

夙夜:早晚,朝夕;匪:不;懈:懈怠。形容日夜谨慎工作,勤奋不懈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,夙夜匪解,以事一人。”

他乡遇故知

tā xiāng yù gù zhī

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。指使人高兴的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回:“果然有志竟成,上月被他打死一个,今日又去打虎,谁知恰好遇见贤侄。邂逅相逢,真是‘万里他乡遇故知’可谓三生有幸!”

似曾相识

sì céng xiāng shí

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晏殊《浣溪沙》词: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,小园香径独徘徊。”

蜀鄙二僧

shǔ bǐ èr sēng

蜀:四川;鄙:边境;僧:和尚。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。 >> 蜀鄙二僧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 《白鹤堂时文集》

俗不可耐

sú bù kě nài

成语正音

俗,不能读作“shú”。

俗:庸俗;耐:忍受得住。庸俗得使人受不了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沂水秀才》:“一美人置白金一铤,可三四两许,秀才掇内袖中。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:‘俗不可耐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