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束之高阁

shù zhī gāo gé

成语正音

之,不能读作“zī”。

高阁:储藏器物的高架。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 >> 束之高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

霜露之疾

shuāng lù zhī jí

指因风寒而引起的疾病,指感冒 >> 霜露之疾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公孙弘传》:“君不幸罹霜露之病,何恙不已?”

始作俑者

shǐ zuò yǒng zhě

俑: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。开始制作俑的人。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。 >> 始作俑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。’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”

市井之徒

shì jǐng zhī tú

徒:人(含贬义)。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处商必就市井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在国曰市井之臣,在野曰草莽之臣,皆谓庶人。”

束手无策

shù shǒu wú cè

成语正音

策,不能读作“chè”。

策:办法。遇到问题,就象手被捆住一样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宋季三朝政要》:“(秦)桧死而逆亮(金主完颜亮)南牧,孰不束手无策。”

始终如一

shǐ zhōng rú yī

成语正音

一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
始:开始;终:结束。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,不间断。 >> 始终如一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议兵》:“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,慎终如始,终始如一,夫是之谓大吉。”

市井之臣

shì jǐng zhī chén

市井: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。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处商必就市井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在国曰市井之臣,在野曰草莽之臣,皆谓庶人。”

水磨工夫

shuǐ mó gōng fū

成语正音

夫,不能读作“fù”。

掺水细磨。形容工作深入细致,费时很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五:“今日撞了一日,并不曾遇得个可意人儿。不想这所在到藏着如此妙人。须用些水磨工夫撩拨他,不怕不上我的钩儿。”

始终不渝

shǐ zhōng bù yú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渝:改变,违背。自始自终一直不变。指守信用。 >> 始终不渝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虽受朝寄,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于言色。”

水底捞针

shuǐ dǐ lāo zhēn

在水底下捞一根针。形容很难找到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吴昌龄《二郎收猪八戒》第三折:“俊儿夫似海内寻针,姻缘事在天数临,无缘分怎的消任?直耽搁到如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