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十年窗下

shí nián chuāng xià

科举时代,读书人要取得功名,终年埋头在书本里。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第七卷:“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”

三余读书

sān yú dú shū

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。 >> 三余读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,遇言:‘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’”

舍本问末

shě běn wèn mò

舍:舍弃。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。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,而在枝节上用功夫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岂舍本而问末者耶?”

涉笔成雅

shè bǐ chéng yǎ

涉笔:动笔,着笔;雅:雅致。指动笔就雅致而不落俗套

成语出处

清·毛先舒《诗辩诋》第一卷:“于物无择,而涉笔成雅;于思无豫,而往必造微。”

舍身图报

shě shēn tú bào

舍:放弃;报:报答。接受了别人的大恩惠,牺牲生命也要报答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物公劾奸》:“剩此微躯,皆赖天恩庇;舍身图报,如何敢埈巡回避。”

三复斯言

sān fù sī yán

三复:多次反复;斯言:这句话。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。形容对它极为重视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南容三复《白圭》。”朱熹注:“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之篇曰:‘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。’南容一日三复此言。”

舍本事末

shě běn shì mò

舍:舍弃;事:从事。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。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,而在枝节上用功夫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上农》: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,不令则不可以守,不可以战。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,其产约则轻迁徙,轻迁徙则国家有患,皆有远志,无有居心。”

盛极一时

shèng jí yī shí

成语正音

时,不能读作“sí”;盛,不能读作“chénɡ”。

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方东树《刘悌堂诗集序》:“刘氏名弗耀于远,而其说盛行一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