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千里莼羹

qiān lǐ chún gēng

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,味道鲜美,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。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。 >> 千里莼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有千里莼羹,但未下盐豉耳。”

蒲柳之姿

pú liǔ zhī zī

蒲柳:蒲和柳皆望秋先凋,引伸为早衰。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。 >> 蒲柳之姿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蒲柳之姿,望秋而落;松柏之质,经霜弥茂。”

切切在心

qiè qiè zài xīn

切切:形容情意恳切真挚。牢牢地记在心里。形容殷切的思念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一回:“不期被住持爷知觉,施恻隐之心,释放我等,又赐诸弟兄财物,至今感佩不忘。小人切切在心,报恩无地。”

切齿痛心

qiè chǐ tòng xīn

切齿:咬紧牙齿;痛心:形容心中极恨。形容愤恨到极点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。”

齐东野语

qí dōng yě yǔ

齐东:齐国的东部;野语:乡下人的话。孟子蔑视农民,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,听信不得。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此非君子之言,齐东野人之语也。”

秦晋之好

qín jìn zhī hǎo

成语正音

好,不能读作“hào”。

春秋时,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。泛指两家联姻。 >> 秦晋之好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元·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末将不才,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,亦不玷辱了他,他如何便不相容。”

窃窃私语

qiè qiè sī yǔ

成语正音

私,不能读作“shī”。

背地里小声说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·永贞五年》:“虽叛两使事,未尝以簿书为意,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,谋夺官者兵,以制四海之命。”

窃窃私议

qiè qiè sī yì

背地里小声议论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·永贞五年》:“虽叛两使事,未尝以簿书为意,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,谋夺官者兵,以制四海之命。”

钦差大臣

qīn chāi dà chén

成语正音

差,不能读作“chā”或“chà”。

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。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,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话·钦差官使》:“三品以上用钦差大臣关防,四品以下用钦差官员关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