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凭轼旁观

píng shì páng guān

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。比喻置身事外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王韬《土胜俄不足恃》:“土人自此以为俄不足为战,诸国皆凭轼旁观。”

破门而出

pò mén ér rù

成语正音

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把门砸破冲出来。形容坏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做坏事。也比喻摆脱束缚或限制。

成语出处

廖沫沙《“史”和“戏”》:“而你却开始‘破门而出’了,历史家,却来写戏。”

琵琶旧语

pí pá jiù yǔ

表示对外屈辱求和之意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乐志一》:“傅玄《琵琶赋》曰:‘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,念其行路思慕,故使工人裁筝、筑,为马上之乐。欲从方俗语,故名曰琵琶。’”

迫不得已

pò bù dé yǐ

成语正音

迫,不能读作“pǎi”。

被逼得没有办法,不得不这样。 >> 迫不得已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迫不得已然后受诏。”

凭白无故

píng bái wú gù

犹言无缘无故。没有一点原因。

成语出处

高缨《达吉和她的父亲》:“后来他走过来问我叫甚么名字,我不理他,为什么凭白无故问名字呢?”

片石韩陵

piàn shí hán líng

片石:石碑;韩陵:韩陵山,在河南安阳东,北魏温子升撰写寺碑文。比喻少见的好文章

成语出处

柳亚子《题南明昭宗三王圹志铭拓本后》:“更怜点画浑难据,片石韩陵字赤讹。”

拼命三郎

pīn mìng sān láng

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。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4回:“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,一生执意,路见不平,但要去相助,人都呼小弟作‘拼命三郎’。”

偏安一隅

piān ān yī yú

偏安:偷安;隅:角落。在残存的一片土地上苟且偷安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7回:“赖尔岳飞竭力勤王,尽心捍御,得以偏安一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