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门墙桃李

mén qiáng táo lǐ

门墙:指师长之门;桃李:比喻后进者或学生。称他人的学生。 >> 门墙桃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”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夫春树桃李,夏得阴其下,秋得食其实;春树蒺藜,夏不可采其叶,秋得其刺焉。”

没毛大虫

méi máo dà chóng

没有毛的老虎。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货郎旦》第一折:“这一把无情毒火,岂非是没毛大虫。”

绵绵不绝

mián mián bù jué

绵绵:连续不断的样子。形容多,连续不断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王肃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涓涓不壅,终为江河,绵绵不绝,或成网罗。”

妙手空空

miào shǒu kōng kōng

指小偷,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昉《太平广记》卷一百九十四引裴刑《传奇·聂隐娘》:“后夜当使妙手空空儿继至。空空儿之神术,人莫能窥其用,鬼莫得蹑其踪。”

扪虱而言

mén shī ér yán

扪:摸。一面用手捉虱子,一面谈话。形容不拘细节,随便谈话。亦作“扪虱而谈”、“扪虱倾谈”。 >> 扪虱而言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桓温入关,猛被褐而诣之,一面谈当世之事,扪虱而言,旁若无人。 《晋书·王猛传》

没计奈何

méi jì nài hé

指无法可想。

成语出处
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他因不忍见你分离,待得你明日出了门才来。这也是我没计奈何,一言为定。”

灭门刺史

miè mén cì shǐ

指地方官手中的权力,足以使人破家灭门

成语出处

明·敖英《东谷赘言》上卷:“人有恒言:‘破家县令,灭门刺史。’予谓此言,强宗豪右当常讼之。”

灭门之祸

miè mén zhī huò

灭:消灭;门:家,家族。满门老少皆被诛灭的灾祸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王轨传》:“皇太子,国之储副,事有蹉跌,便至灭门之祸。”

妙手丹青

miào shǒu dān qīng

妙手:技能高超的人;丹青:绘画的颜料,比喻绘画的艺术。指优秀的画家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‘登高送别图’,在会诸人,都做了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