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超然自逸

chāo rán zì yì

超脱世事,安闲快乐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袁绍《与公孙瓒书》:“故为荐书恳恻,冀可改悔,而足下超然自逸,矜其威诈,谓天罔可吞,豪雄可灭。”

长安少年

cháng ān shào nián

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濂《序》:“燕姬越女,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,冀长安少年,为之一顾。”

长恶不悛

cháng è bù quān

指长期作恶,不肯悔改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善不可失,恶不可长,其陈桓公之谓乎,长恶不悛,从自及也。”

持平之论

chí píng zhī lùn

成语正音

论,不能读作“lún”。

持平:主持公道,没有偏向。指公正的意见。也指折中、调和的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杜延年传》:“延年论议持平。”

超然自得

chāo rán zì dé

超脱世事,自觉快乐和满足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东土祖师》:“光自幼志气不群,博涉诗书,尤精玄理,而不事家产,好游山水,后览佛书,超然自得。”

昌亭之客

cháng tíng zhī kè

下乡(属江苏省淮阴市)南昌亭长的食客。原指汉淮阴侯韩信。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韩信,淮阴人。家贫无行,不得推择为吏……从下乡南昌亭长食。”

超然象外

chāo rán xiàng wài

以:用法等同“于”。超脱于物象以外。指诗文的意境雄浑、超脱。也比喻置身世外,脱离现实的空想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司空图《诗品·雄浑》:“超以象外,得其环中。”

超然物外

chāo rán wù wài

成语正音

然,不能读作“yán”。

超:高超脱俗;物外:世外。超出世俗生活之外。引申为置身事外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予弟子由适在济南,闻而赋之,且名其台曰‘超然’。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,盖游于物之外也。”

称薪而爨

chēng xīn ér cuàn

薪:柴;爨:烧火煮饭。称了柴草煮饭。比喻只注意小事,不从大处着眼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称薪而爨,数米而炊,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