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语

见世生苗

jiàn shì shēng miáo

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三折:“你尚图些紫绶金章,赤紧的见世生苗,我则理会的埋根千丈。”

虎视眈眈

hǔ shì dān dān

成语正音

眈,不能读作“chén”。

眈眈:注视的样子。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。形容心怀不善,伺机攫取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颐》:“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”

蹇蹇匪躬

jiǎn jiǎn fěi gōng

蹇,通“謇”。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。亦作“蹇谔匪躬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蹇》:“六二,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”

互相推诿

hù xiāng tuī wěi

诿:也作“委”,推辞;推诿:把责任推给别人。彼此之间互相推托,谁也不愿承担责任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焚书·因记往事》:“甚至互相推托,以为能明哲。”

瑚琏之器

hú liǎn zhī qì

瑚琏: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,夏朝叫“瑚”殷朝叫“琏”。比喻人特别有才能,可以担当大任。 >> 瑚琏之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贡问日:‘赐也何如?’子日:‘女器也’。日:‘何器也?’日:‘瑚瑚也。’”

壶中日月

hú zhōng rì yuè

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。 >> 壶中日月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下途归石门旧居》:“何当脱屣谢时去,壶中别有日月天。”

狐虎之威

hú hǔ zhī wēi

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。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忆韦素园君》:“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,我已经逃到厦门,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。”

狐兔之悲

hú tù zhī bēi

狐死则兔悲,兔死则狐亦悲。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朱国桢《涌幢小品·黄叔度二诬辨》:“因视国家将倾,诸贤就戮,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,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,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,方且沾沾自喜,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,是诚何忍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