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平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地平天成这样含有平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平字的成语!

地平天成

成语拼音

dì píng tiān chéng

成语解释

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帝曰:‘俞!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,允治。万世永赖,时乃工。’”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尧,举八恺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,地平天成。”

崎岖不平

成语拼音

qí qū bù píng

成语解释

崎岖:地面高低不平。形容道路高低不平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安公子见那路渐渐的崎岖不平,乱石荒草,没些村落人烟,心中有些怕将起来。”

如履平地

成语拼音

rú lǚ píng dì

成语解释

履:踩。像走在平地上一样。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。

成语出处

唐·裴铏《周邯》:“因夷人卖奴,年十四五,视其貌甚慧黠。言善入水,如履平地。”

物不平则鸣

成语拼音

wù bù píng zé míng

成语解释

鸣:发出声音,指有所抒发或表示。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。 >> 物不平则鸣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 唐·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

平头百姓

成语拼音

píng tóu bǎi xìng

成语解释

平头:古人不做官的人。指普通百姓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,扒粪的,不过是平头百姓。”

和平共处

成语拼音

hé píng gòng chǔ

成语解释

彼此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共存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新疆风土杂忆》:“故牵强附会,合佛道为一,又拉上孔子作陪,以便和平共处。”

粉饰太平

成语拼音

fěn shì tài píng

成语解释

粉饰:涂饰表面。把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再上皇帝书》:“岂有别生义理,曲加粉饰而能欺天下哉。”

忿忿不平

成语拼音

fèn fèn bù píng

成语解释

心中不服,感到气愤。同“愤愤不平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禅真逸史》第一回:“此时过往人众,见齐德受亏,俱忿忿不平。”

抑郁不平

成语拼音

yì yù bù píng

成语解释

抑郁:压抑郁闷。内心压抑郁闷,心中愤愤不平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4回:“只这七个字,那种抑郁不平之气,也就可想了。”

四平八稳

成语拼音

sì píng bā wěn

成语解释

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、结实。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。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,缺乏积极创新精神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四十四回:“戴宗、杨林看裴宣时,果然好表人物,生得面白肥胖,四平八稳,心中暗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