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曲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曲终人散这样含有曲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曲字的成语!

曲终人散

成语拼音

qǔ zhōng rén sàn

成语解释

鼓瑟之人一曲演罢,听客纷纷离去,江水依旧东流,峰峦叠起青山依旧。万事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刻,曲子停息了。人也就都散了。或比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。

成语出处

唐代诗人钱起进士试,所作《省试湘灵鼓瑟》诗末二句“曲终人不见,江上数峰青”。后演绎为曲终人散。

淫词艳曲

成语拼音

yín cí yàn qǔ

成语解释

黄色的、不健康的诗歌、词曲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燕青再拜奏道:‘所记无非是淫词艳曲,如何敢伏侍圣上!’”

曲水流觞

成语拼音

qū shuǐ liú shāng

成语解释

古民俗,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,流到谁面前,谁就取下来喝,可以除去不吉利

成语出处

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》第六卷:“约几个知心密友,到野外溪旁,或琴棋适性,或曲水流觞。”

迂回曲折

成语拼音

yū huí qū zhé

成语解释

迂回:回旋,环绕。弯弯曲曲,绕来绕去。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打破‘围剿’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,不是径情直遂的。”

曲高和寡

成语拼音

qǔ gāo hè guǎ

成语解释

曲调高深,能跟着唱的人就少。旧指知音难得。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,能了解的人很少。 >> 曲高和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战国楚·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引商刻羽,杂以流徵,国中属而和者,不过数人而已。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

桃蹊柳曲

成语拼音

táo qī liǔ qǔ

成语解释

指春景艳丽的地方。同“桃蹊柳陌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邦彦《迎春乐》词:“桃蹊柳曲闲踪迹,俱曾是大堤客,解春衣贳酒城南陌。”

隐晦曲折

成语拼音

yǐn huì qū zhé

成语解释

隐晦:不明显。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、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:“我们可以大声疾呼,而不要隐晦曲折,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。”

审曲面势

成语拼音

shěn qǔ miàn shì

成语解释

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。后指区别情况,适当安排营造。同“审曲面埶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审曲面势,以饬五材,以辨民器,谓之百工。”

知音识曲

成语拼音

zhī yīn shí qǔ

成语解释

指通晓音乐

成语出处

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秋胡行》:“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知音识曲,善为乐方。”

艳曲淫词

成语拼音

yàn qǔ yín cí

成语解释

淫:淫荡。妖艳淫秽的词曲

成语出处
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2回:“至乐,则尽放郑声,以复雅乐,琵琶弦索,艳曲淫词,付之祖龙一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