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6
带缺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礼坏乐缺这样含有缺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缺字的成语!

礼坏乐缺

成语拼音

lǐ huài yuè quē

成语解释

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徐勉传》:“礼坏乐缺,故国异家殊,实宜以时修定,以为永准。”

残缺不全

成语拼音

cán quē bù quán

成语解释

残:残破;缺:缺少;全:完整。残破、缺少,很不完全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十二:“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,不是虚造骗人的;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,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。”

完好无缺

成语拼音

wán hǎo wú quē

成语解释

完:完整。完完整整,没有欠缺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质问国民党》:“难道在你们看来,一切这些反革命的东西,都是完好无缺,十全十美,惟独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‘破产’干净了的吗?”

唾壶敲缺

成语拼音

tuò hú qiāo quē

成语解释

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。同“唾壶击缺”。 >> 唾壶敲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豪爽》

补残守缺

成语拼音

bǔ cán shǒu quē

成语解释

残:残缺,不完整;缺:残破。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。形容思想保守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》:“至于国家大事,则幽冥莫知其原,然犹补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。”

保残守缺

成语拼音

bǎo cán shǒu quē

成语解释

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。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,不知改进。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信口说而背传记,是末师而非往古……犹欲保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,或怀妒嫉,不考情实,雷同相从,随声是非,抑此三学。”

缺口镊子

成语拼音

quē kǒu niè zi

成语解释

镊子用以拔毛,缺口镊子则不能。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。

成语出处

宋苏轼《与陈季常书》之十二:“彼不相知者,视仆之饥饱,如观越人之肥瘠耳。乡谚有云‘缺口镊子’者,公识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