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人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哲人其萎这样含有人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人字的成语!

哲人其萎

成语拼音

zhé rén qí wěi

成语解释

指贤人病逝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泰山其颓乎,梁木其坏乎,哲人其萎乎!”

责己重以周,待人轻以约

成语拼音

zé jǐ zhòng yǐ zhōu,dài rén qīng yǐ yuē

成语解释

周:周到,引申为严格;约:简单,引申为不苛求。要求自己严格,对待别人要宽厚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原毁》:“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重以周,故不怠;轻以约,故人乐为善。”

语不惊人

成语拼音

yǔ bù jīng rèn

成语解释

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

误人子弟

成语拼音

wù rén zǐ dì

成语解释

误:耽误。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9回:“先生犯了这样小错,就要打手心,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,岂不都要打杀么?”

枉道事人

成语拼音

wǎng dào shì rén

成语解释

枉:违背;道:正道;事:侍奉。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。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柳下惠为士师,三黜。人曰:‘子未可以去乎?’曰:‘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’”

天人之际

成语拼音

tiān rén zhī jì

成语解释

天:自然规律;人:人事;际:际遇。自然和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

人老珠黃

成语拼音

rén lǎo zhū huáng

成语解释

“人老珠黄”其实是眼睛新陈代谢的异常现象。人衰老而不被重视,就像年代久了变黄的珠子一样不值钱,尤其比喻女子,也泛指人老了不中用。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,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回:“娘子正在青年,翻身的日子很有呢,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。”

人怨天怒

成语拼音

rén yuàn tiān nù

成语解释

人民怨恨,天公震怒。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,引起普遍的愤怒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自是士林愤痛,人怨天怒,一夫奋臂,举州同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