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4
按拼音查找
食字开头的成语
食指大动
成语解释
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,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。 >> 食指大动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楚人献鼋于郑灵公,公子宋与子家将见,子公之食指动。”
食不重味
成语解释
味:菜肴。吃饭不要两样菜肴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成语出处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食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”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”
食辨劳薪
成语解释
形容见识卓越。 >> 食辨劳薪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术解》:“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,谓在坐人曰:‘此是劳薪所炊也。’坐者未之信,密遣问之,实用故车脚。”
食不果腹
成语解释
果:充实,饱。指吃不饱肚子。形容生活贫困。
成语出处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適莽苍者,三飡而反,腹犹果然。”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诺皋记下》:“和州刘录事者,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,食兼数人,尤能食鲙,常言鲙味未尝果腹。”
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
成语解释
厌:满足;脍:细切的肉。粮食舂得越精越好,肉切得越细越好。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。 >> 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斋必变食,居必迁坐。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”
食古如鲠
成语解释
犹言食古不化。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,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,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。
成语出处
卷盫《序》:“又或食古如鲠,刻鹄成鹜,崎锜训诂,恒迟回于‘秃伏禾’之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