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掌上明珠

zhǎng shàng míng zhū

比喻接受父母疼爱的儿女,特指女儿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傅玄《短歌行》:“昔君视我,如掌中珠,何意一朝,弃我沟渠。”

招风惹雨

zhāo fēng rě yǔ

比喻惹是生非,引出事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四十二回:“这监生不惟遮不得风,避不得雨,且还要招风惹雨。”

折冲尊俎

zhé chōng zūn zǔ

折冲:打退敌人的战车,指抵御敌人;尊俎:古代盛酒肉的器皿。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。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,禽将户内,拔城于尊俎之间,折冲席上者也。”

一尘不缁

yī chén bù zī

犹一尘不染。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,坏风气的影响。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、干净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濂《贞白堂记》:“堂下种梅花数树,当霜雪严沍之际,众芳摇落,而是花独翘然,散而为春妍冰玉,其葩一尘不缁。”

沾泥带水

zhān ní dài shuǐ

比喻说话、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授曲》:“一有字迹,则沾泥带水,有不如无矣。”

凿穴为居

záo xué wéi jū

凿:打孔,挖洞。开凿山洞用作居住的地方。比喻隐士生活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台佟传》:“佟隐于武安山,凿穴为居,采药自业。”

欲益反损

yù yì fǎn sǔn

益:得益;损:损害。原想有所得益,结果反受损害。形容事与愿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动而见尤,欲益反损。”

张牙舞爪

zhāng yá wǔ zhǎo

成语正音

爪,不能读作“zhuǎ”。

张:张开;舞:挥舞。形容猛兽凶恶可怕。也比喻猖狂凶恶。

成语出处

《敦煌变文集·孔子项托相问书》附录二《新编小儿难孔子》:“鱼生三日游于江湖,龙生三日张牙舞爪。”

招是揽非

zhāo shì lǎn fēi

犹招是惹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:“忽听得有人叫道:‘岳相公在那里?’牛皋听得,便喊道:‘在这里!’岳大爷道:‘你又在此招是揽非了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