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饭牛屠狗

fàn niú tú gǒu

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。②指从事贱业者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陈子龙《酬吴次尾》诗:“别来落魄吴楚间,饭牛屠狗俱无颜。”

暴殄天物

bào tiǎn tiān wù

成语正音

殄,不能读作“zhēn”。

暴:损害,糟蹋;殄:灭绝;天物:指自然生物。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。后指任意糟蹋东西,不知爱惜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今商王受无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

道听途说

dào tīng tú shuō

道、途:路。路上听来的、路上传播的话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 >> 道听途说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

范水模山

fàn shuǐ mó shān

比喻效法模仿他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江顺诒《词学集成》第六卷:“抗心迈古,肆力式靡;吹花嚼蕊,相炫虚华,范水模山,自诧淡远。”

鲍鱼之肆

bào yú zhī sì

卖咸鱼的店。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:“与恶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,亦与之化矣。”

倒打一耙

dào dǎ yī pá

成语正音

倒,不能读作“dǎo”;“耙”不能读作“bā”。

《西游记》故事: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,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。自己做错了,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,反而指摘对方。

成语出处
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我输了理可不输气,输了气也不输嘴。且翻打他一耙,倒问他!”

耳食之言

ěr shí zhī yán

成语正音

耳,不能读作“ér”。

耳食:耳朵吃饭。指没有确凿的根据,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

饭囊酒瓮

fàn náng jiǔ wèng

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禹偁《詶安祕丞謌诗集》:“夜眠朝走不觉老,饭囊酒瓮奚足云。”宋·陆游《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》:“饭囊酒瓮纷纷是,谁赏蒙山紫笋香。”

暴跳如雷

bào tiào rú léi

成语正音

跳,不能读作“tiǎo”。

急怒叫跳,象打雷一样猛烈。形容又急又怒,大发脾气的样子。 >> 暴跳如雷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。”

道山学海

dào shān xué hǎi

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道山学海功非浅,孔思周情文可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