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蹈厉奋发

dǎo lì fèn fā

蹈:踩,引伸为做,实行;厉:猛烈,迅疾;奋:振作;发:激励。精神振奋,行动迅猛。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59回:“吾父老子弟,尤当蹈厉奋发,为民前躯。”

二姓之好

èr xìng zhī hǎo

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昏义》: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,而下以济后世也。故君子重之。”

抱头鼠窜

bào tóu shǔ cuàn

成语正音

窜,不能读作“chuàn”。

抱着头,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。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。 >> 抱头鼠窜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始常山王、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,及争张黡、陈释之事,常山王奉头鼠窜,以归汉王。”

反攻倒算

fǎn gōng dǎo suàn

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。

成语出处

丁玲《在严寒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哪里只是当干部的才受压迫,才怕地主反攻倒算,才要躲出去。”

二心两意

èr xīn liǎng yì

形容意志不专一、不坚定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时》:“夫地之神,用心等也。人民无状,加罪行罚,非有二心两意,前后相反也。”

反裘伤皮

fǎn qiú shāng pí

古人穿皮衣毛朝外,反穿则毛在里,皮必受损。比喻愚昧不知本末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今详欲因人之饥,以要三倍,反裘伤皮,未足喻之。”

暴风骤雨

bào fēng zhòu yǔ

成语正音

骤,不能读作“jù”。

暴、骤:急速,突然。又猛又急的大风雨。比喻声势浩大,发展急速而猛烈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二十三章:“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

盗钟掩耳

dào zhōng yǎn ěr

盗:盗窃;钟:古代一种乐器。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欺欺人。 >> 盗钟掩耳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音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