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泛泛之谈

fàn fàn zhī tán

成语正音

泛,不能读作“fán”。

泛泛:浮浅不深入。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。

成语出处

孙犁《澹定集·辟栏说明》:“一切泛泛之谈,故弄玄虚,自我吹嘘之作,虽名家不收。”

盗跖之物

dào zhí zhī wù

跖:人名,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,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,代指坏人;物:物品。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8回:“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,并非盗跖之物,先生如何不受?”

抱残守缺

bào cán shǒu quē

成语正音

抱,不能读作“bāo”。

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。形容思想保守,不求改进。 >> 抱残守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书》:“犹欲保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。”

反裘负薪

fǎn qiú fù xīn

反穿皮袄背柴。形容贫穷劳苦。也比喻为人愚昧,不知本末。同“反裘负刍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非鞅》:“无异于愚人,反裘而负薪,爱其毛。不知其皮尽也。”

蹈常袭故

dǎo cháng xí gù

成语正音

蹈,不能读作“dà”。

蹈:踩,引伸为遵循;常:常规,老规矩;袭:沿袭;故:老办法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袭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

二竖为虐

èr shù wéi nüè

竖:小子;二竖:指病魔;虐:侵害。比喻疾病缠身。 >> 二竖为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医于秦。秦伯使医缓为之。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,曰:‘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

倒冠落佩

dǎo guān luò pèi

冠:帽子;佩:佩玉。这里指官服。脱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辞官还乡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牧《晚晴赋》:“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。”

反朴还淳

fǎn pǔ huán chún

复归于朴实、淳正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先生曰:‘子以明道者,使其反朴还淳,而见诸行事之实乎;抑将美其言辞,而徒以譊譊于世也?”

抱布贸丝

bào bù mào sī

布:古代一种货币;贸:买卖。带了钱,来买丝。借指和女子接近。亦指进行商品交易。 >> 抱布贸丝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