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殚精毕力

dān jīng bì lì

殚、毕:尽。尽心竭力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居正《示季子懋修》:“甲辰下第,然后揣己力量,复寻前辙,昼作夜思,殚精毕力,幸而艺成。”

饿殍满道

è piǎo mǎn dào

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

成语出处

汉·仲长统《昌言·损益篇》:“坐视战士之蔬菜,立望饿殍之满道,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。”

半面之交

bàn miàn zhī jiāo

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。意谓交情不深。 >> 半面之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袁彦伯《三国名人序赞》:“且观世人之相论也,徒以一面之交,定臧否之决。”

丹楹刻桷

dān yíng kè jué

楹:房屋的柱子;桷:方形的椽子。柱子漆成红色,椽子雕着花纹。形容建筑精巧华丽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庄公二十三年》:“丹桓宫楹。”又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刻其桷,皆非礼也。”

饿莩遍野

è piǎo biàn yě

莩:饿死的人。到处是饿死的人。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

半信半疑

bàn xìn bàn yí

成语正音

疑,不能读作“nínɡ”。

有点相信,又有点怀疑。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魏·嵇康《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》:“苟卜筮所以成相,虎可卜而地可择,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?”

伐功矜能

fá gōng jīn néng

伐、矜:夸耀。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。形容居高自大,恃才傲物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法循理之吏,不伐功矜能,百姓无称,亦无过行。”

半路出家

bàn lù chū jiā

成语正音

家,不能读作“jià”。

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。比喻中途改行,从事另一工作。 >> 半路出家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二回:“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