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法轮常转

fǎ lún cháng zhuàn

法轮:佛家语,轮有二义,一为运转,一为摧碾,佛运转心中清净妙法以度人,且摧毁世俗一切邪惑之见。指佛法无边,普济众生。

成语出处

《维摩诘所说经·佛国品》:“三转法轮于大千,其轮本来常清净。”

半吞半吐

bàn tūn bàn tǔ

形容说话含糊不清,不直截了当。

成语出处

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五卷:“仿王孟以为高,而半吞半吐者,谓之贫贱骄人。”

饿虎扑食

è hǔ pū shí

成语正音

扑,不能读作“pǔ”。

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。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一回:“饿虎扑食最伤人,蛟龙戏水能凶恶。”

担惊忍怕

dān jīng rěn pà

担心害怕。指常处在惊吓、恐惧之中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一折:“做买卖的担惊忍怕,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。”

法力无边

fǎ lì wú biān

法力: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;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。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。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三折:“小圣我法力无边,通天达地,指山山崩,指水水跑。”

半推半就

bàn tuī bàn jiù

成语正音

推,不能读作“duī”。

推:抵拒,推托;就:靠拢,迎上去。一面推辞,一面靠拢上去。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半推半就,又惊又爱,檀口揾香腮。”

扼吭拊背

è gāng fǔ bèi

扼:用力掐着;吭:咽喉;拊:拍击。掐着喉咙,捺住脊背。比喻控制要害,制敌死命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夫与人斗,不扼其吭拊其背,未能全其胜也。”

发言盈庭

fā yán yíng tíng

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,意见纷纷,得不出一致的结论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发言盈庭,谁敢执其咎。”

半途而废

bàn tú ér fèi

成语正音

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废:停止。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,中途停顿,有始无终。 >> 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废,吾弗难已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