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半青半黄

bàn qīng bàn huáng

农作物还没有长好,青黄相接。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。

成语出处

《朱子全书·学》:“今既要理会,也要理会取透,莫要半青半黄,下梢都不济事。”

发棠之请

fā táng zhī qǐng

发:发放;棠:齐国地名,积谷之处;请:请求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。后指请示赈济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齐饥,陈瑧曰:‘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。’”

旦暮入地

dàn mù rù dì

旦:早晨。暮:晚上。地:地府。早晚就要进入地府。表示年龄已高,随时都可能死去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吾受汉家厚恩,无以报,今年老矣,旦暮入地,谊岂以一身事二姓,下见故主哉!”

半面之旧

bàn miàn zhī jiù

意指只见过一面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袁彦伯《三国名人序赞》:“且观世人之相论也,徒以一面之交,定臧否之决。”

发政施仁

fā zhèng shī rén

发布政令,实施仁政。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论赏罚及修河事》:“方是时,二圣在位,发政施仁,惟恐不及。”

诞妄不经

dàn wàng bù jīng

荒诞虚妄,不合常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释道·夷僧行法》:“按骥上此疏时,思任发已逃去不获,乃为诞妄不经之语。”

搬弄是非

bān nòng shì fēi

成语正音

弄,不能读作“lònɡ”。

搬弄:挑拔。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,有意挑拔,或在背后乱加议论,引起纠纷。 >> 搬弄是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折:“他在平公面前,搬弄我许多事非。”

法不徇情

fǎ bù xùn qíng

法:法律;徇:偏私;情:人情,私情。法律不徇私情。指执法公正,不讲私人感情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:“居家为父子,受事为君臣,法不徇情,尔直深戒。”

恶语中伤

è yǔ zhòng shāng

中伤:攻击和谄害别人。用恶毒的话污蔑、陷害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洪州法昌倚遇禅师》:“利刀割肉疮犹合;恶语伤人恨不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