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语无诠次

yǔ wú quán cì

言辞未加选择和斟酌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包世臣《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》:“灯下草创,语无诠次,字条行草,伏唯涵察。”

殒身不恤

yǔn shēn bú xù

成语正音

殒,不能读作“shǔn”。

殒:牺牲;恤:顾惜。牺牲生命也不顾惜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记念刘和珍君》:“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,虽殒身不恤的事实,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敢,虽遭阴谋诡计,压抑至数千年,而终于没有消亡的证明了。”

簪蒿席草

zān hāo xí cǎo

以蒿当簪,以草作席。形容生活十分艰苦

成语出处

《东观汉记·杜林传》:“寄隗嚣地,终不降志辱身,至簪蒿席草,不食其粟。”

以蚓投鱼

yǐ yǐn tóu yú

用蚯蚓做鱼饵钓鱼。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。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陈使缚縡聘齐,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对之。縡赠诗五十韵,道衡和之,南北称美。魏收曰:‘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。’”

载道怨声

zài dào yuàn shēng

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

成语出处

清·感惺《断头台·受献》:“笑雌黄舌饶,黑符心骄,绿豆儿眼小,博得个载道怨声碧汉高。”

玉成其美

yù chéng qí měi

玉成:“玉汝于成”的缩语,帮助你有所成,后用为成全之意。成全某件好事。亦作“玉成其事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5卷:“施齐又提起亲事,李梅轩自请为媒,众人都玉成其美。”

簪笔磬折

zān bǐ qìng zhé

簪:插戴。古代插笔备礼,躬身作揖,表示恭敬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”

以往鉴来

yǐ wǎng jiàn lái

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书·杨阜传》:“愿陛下动则三思,虑而后行,重慎出入,以往鉴来。”

在在皆是

zài zài jiē shì

在在:到处。到处都是,经常碰到。形容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到处都存在

成语出处

清·袁枚《答友人某论文书》:“仆疑足下于诗文之甘苦,尚未深历,故觉与我争名者在在皆是,而独震于考订家琐屑斑驳以为其传校可必耶?”